本期首页 | EndArrow-down

金三角美斯乐游记

庄 子

美斯乐,泰文名“Mae Salong”,位于泰国北部,海拔2000米,接近缅甸边境,属于原“金三角”鸦片生产的核心地带之一。此地多山,气候宜人,因原国民党第五军残部驻扎在此而名闻遐迩。该部队在八十年代归顺入籍泰国后,美斯乐正式改名为"Santikhiri",意思是“和平之山”,泰国政府想借此树立美斯乐的新形象。

一、初到美斯乐

99年7月,我举家前往泰国北部旅游,美斯乐为必经行程。7月16日上午驾车从清迈往北出发,沿107号公路边走边游览,下午5点多,到达一个三岔路口,往右是主路1089号公路的延续,去Mai Chan和缅甸的大其力(Tachilek),往左为1234号公路的起点,没入山区,直达美斯乐。我们拐入1234号公路,公路不宽,柏油路面是新铺好的,路边有安全护栏。路上车辆不多,此地山峦重叠,形势险峻。公路顺山势而行,不时出现近40度的陡坡,为此一般需挂在2档上下坡,有时甚至得用1档。一般的坡从车窗里看不见天,公路到了坡顶常常一个急弯顺着悬崖边缘直冲下去,我心里也有些紧张,妻子更在一旁吓得大气不敢出。

美斯乐入口处的“段将军茶店”招牌

事不凑巧,此时下起了暴雨,天空一片漆黑,若在天黑前赶不到美斯乐,我们可就有大麻烦了。车子以20公里左右的速度冒着滂沱大雨行走,幸好雷阵雨半小时后就停了,天空放亮,满目山峦叠翠。

前方终于见到几幢小楼和一大排空着的摊位,开到近前,左手边赫然出现“段将军茶店”的招牌。我们终于到了美斯乐。

段将军指的是国民党原第五军军长段希文中将。抗日战争时期他是国民党93师的师长,1950年随大军撤离云南,进入缅甸,盘踞缅甸边境,于1961年被赶入泰国。 60年代台湾曾经在泰北组织了一次大撤兵,将留在泰国的大部分官兵接回台湾,留下5000左右与台湾遥相呼应,伺机反攻大陆。但后来形势发生了众所周知的转变,国民党回天乏力,这5000人就成为孤军,最后归顺泰国,永远留在美斯乐了。

此时是傍晚6点多,天还很亮,街上有三三俩俩的行人,我们进了紧靠段将军茶店的段将军山庄接待处,准备住下。服务员带我们到达建在半山坡的山庄,现在不是旅游季节,十来幢房子(bungalow)全空着,我们感觉环境过于清静、怕不安全,便决计再往镇里探寻。

段将军山庄的对面有银行,还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市场,这一带属于美斯乐镇的新区,老区要继续往前走一至二公里,1234号公路贯穿美斯乐。我们驱车穿过美斯乐镇,到达镇东头的中央山庄旅社(Central Hills Hotel),见该旅社小而整洁,旁边有商店、汽车站,从客房窗口可以望见远处的青山和高度低于我们视线的白云,恰如一部电影名:“能看风景的房间 (A Room with a View)”,便决定住下。

TopArrow-Up

二、与店家攀谈

安顿完毕,我们信步到旅馆对面的小超市看看。超市在一栋二层楼的楼下,以三间打通的临街屋子构成,楼上是住家。超市左手立着几个冰箱,摆满各种饮料和奶制品,右手是日用百货和食品。中间靠门是收款台,有三俩个客人在结帐,他们用与四川话相似的云南话对话,在异乡听到乡音令我感到亲切。我一直在寻找的、由国民党军后裔组成得中国人群体就在眼前了。

收款人是位30岁左右的妇女,客人结完帐,我便上前用普通话与收款人攀谈起来。她的普通话讲得很好。她说旅馆、超市以及旅馆旁边的一个小茶庄均是她们家所开,她有一个姐姐嫁到香港,一个妹妹在台湾工作,最近放暑假,她们全部回来探亲。

我问她大陆有亲戚吗?她说有。现在她家在云南还有很多亲戚,她的父亲以前在云南做乡长,爷爷是黄浦军校毕业,后来在台湾军界做事。她略带自豪地说,“当时能逃出来的一般为军官或是在地方上有一定地位者。亲戚都抱怨当时国军没有带他们一起逃出来,留下的很多人因此受到冲击、迫害,奶奶就是留在大陆被迫害至死的。”

我自忖,建国以后国内搞了许多次运动,象她家这样有国民党背景的家庭是难逃厄运的。

这时过来一位60多岁的老大娘,与我们一起聊天。她是收款人的母亲,我问她们还恨不恨大陆。老太太很得体地笑答“不恨,都是同胞嘛。”

国民党部队在缅甸站不住脚,泰国政府竟然允许这支外国部队驻扎在自己的领土,这是很不寻常的。原来泰国政府的外交是跟着美国走,想借国民党这支反共部队来阻断缅共、泰共、老共之间的联系,帮助清剿泰共游击队和泰老边界的老挝共产党(巴特寮)部队。泰国士兵不是打仗的料,国民党部队虽然在大陆被打得落花流水,但打泰共还是可以的,最后以1000余士兵生命的代价完成了清剿。据说段希文因部队损失太大而抑郁成疾。93师因此在泰国有了可靠的栖身之处,美斯乐成了泰国的国中国,完全由这批逃难而来的中国人控制。为了生存,国民党部队种植起鸦片,对过路的走私马队强行征税。据1988年来过此地的人说,那时田边还有吸食鸦片的茅屋,游客品尝吸食每次10铢。 后来泰国政府实施禁毒,鼓励种植茶叶、水果等经济作物替代罂粟。

在我与母女俩攀谈时,店家的家人将我的妻子和孩子引导到旅馆旁边的茶店品茶去了。出发前我们就听说美斯乐的茶叶非常有名,品种是从台湾引进的。在茶店里当班的是这家的三女儿,她在美斯乐读完中学后,去台湾读了师范,现在台湾一所学校作学前班老师,每年暑假回来探亲,顺便给家里做帮手。

这边在超市聊完,我便到对面茶店找到妻子。店主又热心地给我们介绍一遍,并为我们表演茶道。她得意地介绍,美斯乐的茶叶种植很是成功,大量返销台湾市场,冲击了台湾本地的种茶业。美斯乐的茶叶中,以金萱茶为最好,可以反复冲12次。她的店里还有许多有趣的饮茶、品茶工具,其中的一种玻璃茶杯精致小巧,里面带有一个活塞状的过滤器,茶叶泡好后将活塞塞进茶杯,则茶叶被压到杯底,不带茶叶的茶水便可倒出。我平日饮茶不多,对茶道一窍不通,但还是被精致的茶具和表演吸引。我们在店里买了一些茶叶和几只茶杯,准备回去后作礼品送人。

后来了解到美斯乐镇的商店家家都卖茶叶,每家都乐意给顾客表演一番茶道,连摆摊的贩子也备妥热水瓶和茶杯,随时为顾客泡茶品尝。

Top Arrow-Up

三、美斯乐即景

第二天早上6点多,原计划全家一起去逛早市,2岁的小儿子依然在熟睡中,不宜惊动。我便起来独自去逛。市场离旅馆不远,200米开外,爬上一个山坡即是,属于老镇的中心,据介绍,早市5、6点钟开始、到7、8点钟就结束,会有很多阿卡族的山民带着新鲜的蔬菜、水果到早市来卖。
摆摊的阿卡族大妈,照相要收费的。

我到早市时已经7点左右,一些摊贩在摆摊叫卖,但已不是我想象中的那种熙熙攘攘的景象,好在摊贩里面还有几个身着许多头饰的阿卡族大嫂大妈,其中的一位大妈,约四、五十岁,见我给她们拍了照,便向我伸出两根手指,我不知何意,她说道“Yesip Baat”(泰语,20铢,约合0.5 美圆)。呵,山民不象我想象的那样纯朴了,以后得多个心眼,我掏出20铢给她。后来在街上我多次遇到那位阿卡族大妈在找游客拍照。

早市逛得差不多了,我看时间快到8点,便快步赶到附近的乡公所。在泰国,政府部门一般在8点钟要举行升旗仪式,我见两个小伙子在一个小伙房里忙着做早饭,问今天有没有升旗,回答说有,我指着表说现在已经是8点10分了,其中的一位赶紧扔掉手中的菜勺,走近旗杆边,匆匆将泰国国旗升起来。(未完)

美斯乐游记

一、初到美斯乐

二、与店家攀谈

三、美斯乐即景

四、段希文陵墓

五、蒋家寨

六、茶  叙

七、结束语

 
附:
美斯乐旅游介绍

>>> 继续阅读本篇
>>> 美斯乐景点介绍

 
本期首页 | TopArrow-Up